您好,欢迎访问本站博客!登录后台查看权限
  •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,那么赶紧使用Ctrl+D 收藏吧
  •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!

广发基金投顾团队:科创50指数节后波动,高弹性背后机遇与风险并存

2025月10月10日 68631 次浏览

  10月9日节后首个交易日,A股市场迎来“开门红”,科创50指数盘中一度上涨超6%,尽管收盘涨幅收窄至2.93%,但仍接近2021年高点。随后,10月10日市场出现调整,科创50指数回调超5%,引发市场广泛关注。

广发基金投顾团队:科创50指数节后波动,高弹性背后机遇与风险并存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 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指出,今年以来,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45%,其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对半导体产业链的拉动。然而,该指数在展现高弹性的同时,也面临着市盈率高企、业绩增长待兑现以及交易拥挤度提升等多重挑战,呈现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。

广发基金投顾团队:科创50指数节后波动,高弹性背后机遇与风险并存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AI算力需求推动科创50指数今年行情

  从行业结构来看,科创50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半导体行业特征。目前半导体行业占指数总市值的66%,行业的高度集中也使得科创50指数成为投资者布局“算力”“芯片”等科技领域时的重要参考标的。

  从重仓股表现来看,科创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超过60%。7月以来,这些权重股加权平均涨幅与指数整体涨幅基本持平,显示出核心成分股对指数的显著带动作用。在此背景下,近期AI产业链的系列利好成为重要催化因素,带动科创50指数多次出现显著上涨。

  从资金流向来看,7月以来科创50指数的成交额和融资余额占比都发生了显著提升,部分交易日的成交额甚至超过了2024年的阶段性高点,反映出市场资金对该指数的关注度持续升温。

  整体来看,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:科创50指数近期的强劲表现,本质上反映了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背景下,市场对半导体产业链景气度提升的预期;而科创50指数鲜明的“半导体”“算力”行业属性,也使其成为资金在科技行情中的重点配置方向。

高估值依赖业绩消化,交易拥挤度持续抬升

  今年以来,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45%,未来面临多重挑战。

  估值方面,截至9月24日,科创50指数市盈率达188.40倍。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表示,对于科创类指数,传统市盈率指标存在一定的“认知陷阱”,即当前市盈率指标是基于企业已披露的历史利润计算,而科技股的投资逻辑更侧重于对未来成长性的预期。这种“向后看”的估值方式与“向前看”的投资逻辑之间存在天然错位。因此,科创50指数的高估值能否消化,取决于权重股后续盈利增长能否匹配。

  基本面方面,科技成长股需关注业绩兑现能力。若未来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不及预期,或出现竞争加剧、产能过剩等情况,可能引发股价调整。即便在同一个指数里,各家公司的表现也会出现分化。

  技术面上,科创50成交额占A股比例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,显示交易拥挤度上升,若乐观的交投情绪无法维持,则可能带来一定风险。同时,跟踪该指数的ETF在7月以来的上涨期间出现资金净流出,反映部分投资者存在一定的“恐高情绪”,选择获利了结或暂时观望。

对比历史数据,本轮行情仍值得关注

  科创50指数在2020年和2021年均出现过显著跑赢大盘的行情。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分析,历次上涨虽由不同科技热点驱动,如2020年受远程办公需求推动、2021年由新能源与5G主题引领,但其共同点在于:每一次前沿科技需求的爆发,都毫无例外地将该指数推至市场焦点。

  与以往相比,本轮行情展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特征:其一,科创50指数的市场认知度显著提升,“硬科技”标签更加深入人心;其二,本次行情由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所驱动,相较于此前主要由国内短期需求推动的行情,更具全球基本面和长期成长逻辑的支撑。

  因此,在全球AI浪潮引领的需求周期中,本轮科创50指数行情仍然值得投资者关注。

  综合来看,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当前科创50指数机遇与风险并存:一方面,AI产业链作为全球投资主线,仍有望持续获得资金关注;另一方面,高估值对业绩增长提出更高要求,后续表现仍需验证。

  对于希望参与科技主线但缺乏专业分析能力的投资者,可考虑通过基金投顾组合进行配置。广发基金投顾团队的研究覆盖了A股、A债、美股、美债、黄金等大类资产,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“从投到顾”的全方位服务,努力让大家拥有更轻松的投资体验。

  风险提示:广发基金本着勤勉尽责、诚实守信、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开展基金投顾业务,但并不保证各投顾组合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业务,存在本金亏损的风险。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。基金投顾业务项下各投资组合策略的业绩仅代表过往业绩,不预示未来的业绩表现,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也不构成业务表现的保证。因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,存在因基金投顾机构的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。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投顾协议、策略说明书等法律文件,充分了解投顾业务详情及风险特征,选择适合自身的组合策略,投资须谨慎

CIS